首页

搜索 繁体

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9(1 / 2)

工业时代的战争,打得不仅仅只是技术优劣,更有生产能力,而在这方面,残破的北方就算再怎么玩出花来,都不可能玩得过此时经济、人口重心所在的南方。更何况,仿造一把火铳简单,但如何进行分工生产,利用水力、车床,还有生产过程中总结的种种工艺、经验、规范,这些才是大规模生产的灵魂所在。这些东西,此时的荷兰都还处在摸索当中,清廷又怎么会?同样的情况,还在火炮生产上体现,获得荷兰的技术支持后,尚可喜很快兴致冲冲的铸造出了 围城时间进入五月中旬,北路清军终于突破至阳和卫,明军守将姜瑄只是略作抵抗,也不力战,就撤往长城内侧的开阔地带,那里有众多自明初就开始经营的城寨、堡垒。凭借骑兵机动性和对地形的熟悉,完全可以依靠这些守备体系,慢慢和清兵耗。为此,满达海不得不分出镶黄旗一个甲喇,监视周旋。而其余大军自然毫无疑问的抵达大同城下,开始展开围城。同时南面从直隶南部出发的瓦克达、耿仲明大军还未抵达井陉,明军牛天光、陈杜两部已经先行抢占平定州,锁住井陉出口。太行巍峨,从河北到山西,除了北面洋河沿岸外,就只有中间山脉天然分隔出的“太行八陉”能够通人,这也是山西“表里河山”,易守难攻所在,自古以来井陉都是兵家必争之地。两日后,大同围城战正式爆发。大同地处边境,又是九边重镇,城墙守备和江南内地那些府县可大不一样。现在的大同城,是当年徐达北伐,扫荡漠南后,亲自督造的。后来洪武九年,大同卫都指挥使周立、景泰年间的山西巡抚年富等等先后加强。直到此时,虽然规模无法和金陵城那种庞然大物相比,但从军事角度而言,事实上,大同的城防远比南京完备。因为大同作为军事重镇,军事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,所以历代守将和督抚,都是首先将大同看做一个军事堡垒,没有像南京那般肆意扩充规模。可谓“小而精”比如,以镇城居中,操场城、东小城、南小城三座城关拱卫北、东、南三侧,镇城周长只有7200米左右,五六千守军就能面面俱到,开有四座城门,四座城门均建有瓮城,瓮城之外又有月城。操场城、东小城都是独立小城,唯有南小城与南门的月城连为一体,形成了五道城门的奇巧造型。如果要做比喻,南京城类似于靶子,外环套内环,看似城高池深、固若金汤,但如果城内兵力不足,是很难维持城防的,而且人口众多,还得随时担心城内出乱子。而大同则不同,更类似于一个堡垒群,外围众多小堡垒,连通拱卫中间的大堡垒,并且它不属于府县行政单位,而是“镇城”,城中居民以军人家属和卫所军民为主,不仅易于管理,而且还是天然预备力量。面对这样一个刺猬,事实上别看明末战争,九边重镇几度易手,但真正靠强攻拿下的,还真没有过。否则,也不至于姜镶这个明廷旧将,现在都还是大同的地头蛇。阿济格和满达海迅速就领教到什么叫固若金汤了。清军来势汹汹,四万大军倒是能将大同围住,旌旗连绵数里。而后以火炮前出,试探轰击“通通通……”从荷兰新购而来的纺锤式火炮威力的确不俗,但大同城墙高达十四米,宽达三丈有余,城墙外面矗立着54座望楼,和里外三层的瓮城呼应,再往外还有三座小城,互为犄角。城墙四角外还有四座“控军楼”,居高临下,布置火器弓矢。清军纵使火炮犀利,都不知道该先从哪边下手。最后只得先轰击东面小城,可明军干脆退下城墙,也不反击,反正清军火炮也不可能轰塌这三丈宽的城墙。最后还是不得不让步卒前驱,蚁附攻城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“咚咚咚”

军鼓隆隆,满清绿营新军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所以对于赵良栋而言,他投清之前一介草民,没受过明廷半分恩惠,倒是备受剥削压迫,差点全家饿死,反而是清廷越级拔擢,让他身居高位,孰优孰劣,一目了然。对于类似他这种清廷汉臣,就连后世百姓也都是以正面形象歌颂的。赵良栋一声令下,大军整肃队列,森然前进,举着攻城器械,朝东面小城而去。迎面乃是东面 会试(上)“杀!”终于,最先登上城头的甲士和明军拼杀一起,白刃相交,血溅砖石。明军参将刘辰见状,连忙呼喊预备军士,填塞缺口,奋力将清兵堵下去。为了方便城楼厮杀,双方士卒基本上都是短兵,互相拥挤在一起,剽悍的陕甘士卒利用手中盾牌,先奋力撞击,腾出位置,而后三三两两在城头聚作一团,并肩砍杀而去。“掌雷!”一声高喝,这熟悉的事物,却不是从明军士卒口中传出的。这玩意原理本就简单,早在明初就有过应用了,从桂林到南京,清军吃了这么多亏,怎么可能不会仿制?“轰!”黑火药填充的炸弹杀伤有限,但能够掀起硝烟尘雾,遮蔽视野,让整个城头视线模糊起来,方便后继的清军甲士攀城而上。赵良佐见战事僵持,再行下令,让其余士卒跟在选锋之后,也准备登城鏖战,扩大城头阵地,把明军压制住。攀城而上的士卒越来越多,刘辰不得不亲自带着家丁亲卫,支援而上。正在东门内观战的明军副将胡国鼎见这边僵持下来,不禁皱眉,这清军绿营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?莫非改编成劳什子新军后,还真就脱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